“課程十分生動,打破了我對思政課的刻板印象”“既深入介紹歷史過程,也引導我們理解當下社會現(xiàn)實”……2024年秋季學期“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結束后,我和教研室老師們收到許多學生評語,同學們表示收獲良多。近年來,我們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努力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
授課先備課,備課先“備學生”。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專業(yè)背景、知識結構,合理安排教學。如,給英語專業(yè)學生授課時,引用、分析一些全英文的史料;面對工科學生,以梁思成、林徽因的故事切入,分析建筑史、城市發(fā)展史和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貼近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才能提升教學效果。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在教學中,我們注重“以理服人”與“以情感人”相結合。一方面,把授課內容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基礎之上,努力做到“以理服人”,讓學生從歷史中獲得知識信息的增量,并在理論和邏輯層面感到信服。另一方面,努力打造互動式、沉浸式的情境,通過展示大量原始資料,讓歷史“說話”,讓故事“講道理”,努力做到“以情感人”。
此外,為了避免理論與現(xiàn)實脫節(jié),還應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延安,浸潤于革命老區(qū)的紅色精神;在深圳,感悟改革開放的偉大力量……我們鼓勵學生以團隊形式開展探索式自主學習,并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歷史現(xiàn)場教學。
思政課上豐富的史料、精心的講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而豐富的實踐經歷,則教育引導學生把學習奮斗的具體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結合起來。未來,我們將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
(作者為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本報記者吳月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6日 05 版)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