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e評:共享網絡文化 共建網絡文明
2009年,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將每年的9月14日設立為“中國網民文化節(jié)”,至今已連續(xù)舉辦了十二屆。“2021中國網民文化節(jié)”由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科普中國聯(lián)合舉辦?;顒佑?月14日至9月21日在線上開展,通過趣味網絡知識問答、開心微博話題互動、幸運抽獎等活動,為廣大網民普及網絡新應用,傳播網絡新知識,傳授防范網絡詐騙新技巧,提升數(shù)字應用技能,與廣大網民一起學習網絡知識,分享精彩生活。
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更多客觀理性聲音化解了網絡戾氣,助力互聯(lián)網這個“最大變量”逐步轉變?yōu)椤白畲笳芰俊?。通過加深網民之間的互動交流,形成了積極向上、共融互助、溫馨和諧的網絡文化氛圍,對于規(guī)范網絡環(huán)境、促進網絡文化健康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爸袊W民文化節(jié)”設立以來,已經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化活動,引導廣大網民在活動參與中傳承中國優(yōu)秀文化,弘揚和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打造天朗氣清的網絡精神家園。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強互聯(lián)網內容建設和管理,發(fā)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薄熬W絡中國節(jié)”主題活動已經連續(xù)開展多年,網絡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相攜而行,是凝聚人心的大計,亦是滋養(yǎng)性靈的征程;“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評選活動已經開展多年,與其說這是網絡正能量的匯聚,不如說,這也是網絡文化的一次盛宴。江蘇蘇州將網絡文化季從一年一屆,改為了一季一屆,從“一”到“四”的轉變,網絡文化變成“季季紅”;上海專門開設“大學生網絡文化節(jié)”,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網絡素養(yǎng)。
網絡文化越來越受到網民喜愛的同時,也出現(xiàn)一些“脫軌”現(xiàn)象。近年來,“飯圈”文化越來越流行。與此同時,不良“飯圈”也逐漸走向“怪圈”,人肉搜索、互撕謾罵、刷量控評......不斷毒害著青少年,甚至在法律邊緣試探。整治“飯圈”,一方面需要粉絲提高網絡素養(yǎng);另一方面,需要自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網絡文化,參與共建向上、向善、向美的網絡環(huán)境,內外聯(lián)合,方能“藥到病除”,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tài)。
“良木”與“草”,有時會同步生長,這不可避免。重要的是不斷給“良木”施肥,及時清除雜草。近年來,中央網信辦實施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引導網民提高網絡倫理、自律意識的能力,形成崇德向善的網絡行為規(guī)范,筑牢網絡空間行為規(guī)范底線,發(fā)揮網絡文化滋養(yǎng)人心、凝聚力量的積極作用,這正是舉辦“中國網民文化節(jié)”的意義所在。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在加大執(zhí)法力度,讓網絡空間更加清朗。
網絡文化節(jié)并不僅是一次活動,而是一種影響,更是一種教育和引導,同時也是一種呼喚。開展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不斷提升網民的網絡素養(yǎng),我們與時代同行,爭當“中國好網民”,共同守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共享我們的清朗網絡空間。(蘇文)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